一、个人简介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水利水电工程);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水利厅首席科学技术顾问。

长期从事岩土工程专业技术工作,在行业顶级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等担任编委。在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兼任博士、硕士导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专家、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家组成员兼自然灾害组副组长、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基坑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及土的强度与本构专委会副主任、软土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基坑与边坡工程专委会主任、广东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

 

二、教育经历

1996.03-1998.12,清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

1982.09-1985.07,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固体力学,硕士

1978.09-1982.07,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厂结构工程,学士

 

三、工作经历

2011.04-至今,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学科带头人

2004.07-至今,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2002.07-至今,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

2009.08-2011.03,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0.03-2009.07,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总工、常务副院长

1985.08-2000.02,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室主任、副院长

 

四、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土的本构模型与理论、基坑支护、地基沉降和承载力、边坡稳定分析等

 

五、专业技术职务(称)

2006.06.30,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1.05.28,正高二级,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2.02.01,岩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六、科研著作

专著:

  1. 杨光华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M],中国地质出版社,2004。
  2. 杨光华、李广信、介玉新著:土的本构模型的广义位势理论及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 杨光华著: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3。
  4. 杨光华著:《现代土力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论文:

(1) 土的本构模型与理论

  1. 杨光华.土的现代本构理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岩土工程学报, 2018, 40(08):1363-1372.
  2. 杨光华,李广信.岩土本构模型的数学基础与广义位势理论[J].岩土力学,2002(05):531-535.
  3. 杨光华.岩土类材料的多重势面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1991(05):99-107.
  4. 杨光华,温勇,钟志辉.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类剑桥模型[J].岩土力学,2013,34(06):1521-1528.
  5. 杨光华,姚捷,温勇.考虑拟弹性塑性变形的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08):1496-1503.
  6. Guang-hua Yang,Yu-xin Jie and Guang-xin Li,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Establishing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Geometerials[J],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Volume,2013,Article ID 739068,10 pages. http//dx.doi.org/10.1155/2013/739068.
  7. 杨光华.岩土材料不符合Drucker公设的一个证明[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01):144-146.
  8. 杨光华,李广信.从广义位势理论的角度看土的本构理论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04):594-597.
  9. 杨光华,介玉新,李广信,黄文峰.土的多重势面模型及其验证[J].岩土工程学报,1999(05):578-582.
  10. 杨光华.21世纪应建立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1997(03):119-120.
  11. Yang Guang-hua. A New Strain Space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oil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Conf. on Soft Soil Eng, May,1996. Nanjing.
  12. Yang Guanghua, A New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oils, lnt. Conf. On Soils Eng., Science Press, Nov., 1993. Guang zhou, China.
  13. 杨光华,岩土类工程材料本构方程的一个张量普遍形式定律,《水工结构工程理论与应用》,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年6月。
  14. 杨光华,土的数学本构理论的研究(综述报告),第二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
  15. 杨光华. 岩土类工程材料应力-应变本构理论的基本数学问题[A].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专业委员会.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6.
  16. 史述昭,杨光华,岩土常用屈服函数的改进,岩土工程学报,1987(4):60-69
  17. 杨光华. 一类改进的岩体屈服准则及其弹塑性本构关系[A].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 1986:6.

(2) 地基沉降、承载力及复合地基

  1. 杨光华.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原状土切线模量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6(11):1927-1931.
  2. 杨光华,姜燕,张玉成,王恩麒.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新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4,36(04):597-603.
  3.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04):679-686.
  4. 杨光华,李俊,贾恺,李泽源.改进的地基沉降计算的工程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S2):4229-4234.
  5. 杨光华,黄致兴,姜燕,张玉成.地基承载力的双控确定方法[J].岩土力学,2016,37(S2):232-242.
  6. 杨光华.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地基问题与挑战[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15:1.
  7. 杨光华,范泽,姜燕,张玉成.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J].岩土力学,2015,36(S1):76-84.
  8. 杨光华,王恩麒.基础宽度对地基承载力影响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13,34(S2):383-392.
  9. 杨光华,骆以道,张玉成,王恩麒.用简单原位试验确定切线模量法的参数及其在砂土地基非线性沉降分析中的验证[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03):401-408.
  10. 杨光华,王俊辉.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原状土切线模量法的推广和应用[J].岩土力学,2011,32(S1):33-37.
  11. 杨光华,李德吉,官大庶.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04):818-825.
  12. 杨光华,苏卜坤,乔有梁.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1):2193-2200.
  13. 杨光华,李艳华.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岩石地基承载力取值的探讨[J].岩土力学,2007,28(S1):815-818.
  14. 杨光华,王鹏华,乔有梁.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原状土割线模量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7(05):49-52.
  15. 杨光华.桩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一个简化方法[J].广东水利水电,2006(01):1-2+4.
  16. 杨光华,李思平,杜秀忠,张君禄,王鹏华.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实践[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S2):3363-3371.
  17. 杨光华. 地基承载力的合理确定方法[A].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5.
  18. 杨光华. 关于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问题[A].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2:3.
  19. 杨光华.根据经验地基承载力反算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J].广东水利水电,2002(01):3-6.

(3) 深基坑支护

  1. 杨光华,陆培炎.深基坑开挖中多撑或多锚式地下连续墙的增量计算法[J].建筑结构,1994(08):28-31.
  2. 杨光华.深基坑开挖中多支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8(06):116-118.
  3. 杨光华,黄宏伟.基坑支护土钉力的简化增量计算法[J].岩土力学,2004(01):15-19.
  4. 杨光华,黄忠铭,姜燕,徐传堡,乔有梁,陈富强.深基坑支护双排桩计算模型的改进[J].岩土力学,2016,37(S2):1-15.
  5. 杨光华.广东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发展及新挑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11):2276-2284.
  6. 杨光华.土钉支护中土钉力和位移的计算问题[J].岩土力学,2012,33(01):137-146.
  7. 杨光华.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1):9-16.
  8. 杨光华,薛文栋.考虑预应力作用的土钉支护位移计算简化方法[J].广东水利水电,2006(02):1-4+6.
  9. 杨光华. 深基坑支护及挡土结构中新的主动和被动土压力计算理论[A]. 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及基坑支护——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1994年年会论文集[C]. 1994
  10. 杨光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 2004(12):1885-1896+1902.
  11. 杨光华. 基坑支护土钉力的简化计算法[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 2003:5.
  12. 杨光华.深基坑开挖中多支撑支护结构的土压力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8(06):116-118.
  13. 杨光华.深层搅拌桩等嵌入式重力挡土结构稳定与变形的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1996(04):94-97.
  14. 杨光华.深基坑开挖中预应力锚杆或预应力支撑支护结构的计算分析[J].建筑结构,1996(04):9-12.

(4) 边坡稳定及变形

  1. Guanghua Yang, Zhihui Zhong, Yucheng Zhang, Xudong Fu. Optimal design of anchor cables for slope reinforcement based on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fields.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7 ,2015 :411-420.
  2. 杨光华,钟志辉,张玉成,李德吉.用局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0,31(S2):53-58.
  3. 杨光华,钟志辉,张玉成,王恩麒.根据应力场和位移场判断滑坡的破坏类型及最优加固位置确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09):1879-1887.
  4. 杨光华, 钟志辉, 傅旭东, et al. Slope analysis based on loca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nd variable-modulus elasto-plastic model[J].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2014, 21(5):2041-2050.
  5. 杨光华,钟志辉,张玉成,傅旭东.滑坡灾害的机制与力学特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S2):4009-4017.
  6. 杨光华,张有祥,张玉成,汤佳茗.基于边坡变形场的抗滑桩最优加固位置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1):8-13.
  7.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07):1506-1512.

(5) 软土地基

  1. 杨光华,徐传堡,李志云,姜燕,张玉成.软土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化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7,39(S2):21-24.
  2. 杨光华,黄致兴,李志云,姜燕,李德吉.考虑侧向变形的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简化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7,39(09):1697-1704.
  3. 杨光华,钟志辉,张玉成,姜燕,温勇.软土地基沟埋式涵管的若干关键设计问题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04):980-987.
  4. 杨光华,姚丽娜,姜燕,黄忠铭.基于e–p曲线的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5,37(02):242-249.
  5. 杨光华.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3(05):1-5+31.
  6. 杨光华,涂金良,乔有梁,卢昆峰,卢燕玲,陈建华.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基上涵闸基础处理的现状及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08(08):67-68.
  7. 杨光华. 软土地基上的堤闸建设问题[A].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 2006:4.
  8. 杨光华. 计算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的一个简化方法[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 2003:5.
  9. 杨光华.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简化法[J].广东水利水电,2001(01):3-5.
  10. 杨光华. 某土坝裂缝问题的分析[A]. .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中国水利学会,1999:10.
  11. 杨光华.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A]. 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 1993:9. 广东水利水电,2013(05):1-5.
  12. 杨光华. 路堤及堤坝等复杂荷载下软土地基的强度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4.
  13. 杨光华.含排水砂井软土地基的有限元简化计算方法[J].广东水电科技,1990(01):30-35.

(6) 其他

  1. 杨光华,袁明道,罗军.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在变温条件下膨胀规律数值模拟的当量龄期法[J].水利学报,2004(01):116-121.
  2. 杨光华,李志云,徐传堡,贾恺,姜燕.盾构隧洞复合衬砌内水压力下的荷载结构共同作用模型[J/OL].水力发电学报: 1-11[2018-10-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41.TV.20180510.0818.002.html.
  3. 杨光华,袁明道.MgO微膨胀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双曲线模型[J].水力发电学报,2004(04):38-44.
  4. 杨光华.关于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问题[J].广东水利水电,2000(06):15-17.
  5. 杨光华.多层迭代法及其在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中的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1989(02):118-124+134.
  6. 杨光华.精确力矩分配法、各种近似广义力矩分配法及一般力矩分配法统一的数学原理,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1985(1):33-41.
  7. 杨光华.精确力矩分配法及其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电科技,1987(03):23-26.
  8. 杨光华.材料非线性有限元带加速因子的初应力方法[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6(04):93-98.

 

七、获奖及荣誉

  1. 2021年黄文熙讲座第24届主讲人
  2. 202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深厚软土水闸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3. 2018年获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4. 201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非线性变形模量法的研究
  5. 2014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6. 2013年、2015年两次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7. 2013年入选广东省南粤百杰人才工程(广东特支杰出人才计划)
  8. 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9. 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土体的广义位势本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10. 2007年入选水利部首批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11. 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外掺MgO砼不分横缝快速筑拱坝新技术应用研究
  12. 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3. 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深基坑支护结构实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14. 2002年获全国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青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