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林冲:潜心教学,躬耕科研,产教融合

发布人:王宇 发布日期:2023-10-23
image-20231024093026-1

“寻根问道”系列第九期

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林冲

 

       黄林冲,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授、博士生导师。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学名师,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广东省本科高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担任《工程制图》、《道路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建设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出版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担任省级课程教研室负责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负责人,获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

       主要从事重大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科技奖励8项。

 

       牢记教学使命,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躬耕教学一线十余年,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广泛好评;作为全校平台课《工程制图》教学团队负责人,平均每年覆盖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约3000名学生,带领团队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他就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授黄林冲。

       多年来,黄林冲教授耕耘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了“思政引领、产教融合”的教学范式,形成了1个“模式”、2个“平台”、3个“持续”的课程特色;同时,他和团队积极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安全领域,取得了诸多成绩,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潜心教学:

教学团队每年为近3000中大本科生授课

      刚到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他就承担了4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成为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当年我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第一道题就是大学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在我看来,人才培养永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黄林冲说。

       到中大后,他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我会每年优化、更新我的授课素材,即使这门课每学年都在上。”黄林冲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尽责、尽职和尽力,才能无愧教师这一称呼,也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在他看来,教学是师生共同探索学科知识意义、探究知识实践应用的互动,启发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学习乐趣和成长喜悦,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而教师则在良性的教学互动中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科的激情。带着这份激情,多年来,他先后承担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程制图与CAD》、《道路工程》、《工程力学》、《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等多门课程,教学评价一直位于全校前列。

       《工程制图》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很早就开设的课程,该课程覆盖专业范围广,课程开设初期不同专业选用的教材、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差异大。2021年学校变革培养模式,一年级新生实施大类集中培养,全校平台课《工程制图》面向理、工等多个大类3000余名学生授课。

       事不避难,知难而进。黄林冲主动担任《工程制图与CAD》课程负责人,组建教学团队、统筹教学活动、统一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资源、开展师资培训、设计教学实验室、面向学生讲课。他带领教学团队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理论-实践-设计技能”有序进阶的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他围绕课程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内化过程,组织教学团队出版主编教材《工程制图》和《工程制图习题集》;《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质量也持续提升,入选了广东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黄林冲还十分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注重团队人才梯队建设。他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引荐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全面提高年轻教师各方面能力。目前,团队获得了省级课程教研室立项,被认定为广东省本科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image-20231024093231-2

课堂教学

 

躬耕科研:

寻找岩土的确定性以增强工程安全性

       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岩土材料的力学特征等,这是黄林冲的主要研究方向。

       什么是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用黄林冲自己的话说,是隧道等地下工程安全建设、安全运维的重要环节,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高铁、公路等隧道工程,以及地铁的发展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规模与难度最大的国家。在隧道工程界,人们常有“上天容易、入地难”的说法,随着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施工中突水突泥、塌方等严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基于此,基础设施结构的防灾减灾变得日益重要。黄林冲介绍,不管是桥梁还是隧道建设,在施工及运营期间保证其安全性是首要任务,既要保障在建项目的安全性,也要保障项目周边受到扰动的既有房屋建筑、管道管廊、地下隧道等的安全。

       工程安全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如何能够实现,这就需要科学的研究。“我们从物理、力学性质出发,分析变形、倒塌机理,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需要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计算模拟,有时需要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来校准,有时还要到现场实验来验证。通过这些工作得出引起结构变形的规律,再想办法去加固和维护,这时候就涉及到材料和加固技术的创新,加固完成后还要评估效果。因此,我们的研究是‘一条龙’链条式的。”黄林冲介绍。

       在这些研究中,他们团队更加关注的是“岩土-地下结构耦合体系”,因为这个体系具有力学参数、外荷载不确定,以及刚度差异大等特点,导致耦合体系计算尺度不统一、空间变形不协调、应力分布非线性,演化机理难厘清。岩土本身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它与周边对象关系并非线性,因此找出固定的参数非常困难,但科研人员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让结果变得确定起来,“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在不确定性中探寻确定性”。黄林冲说,每个地方的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尽相同,“尽管我们看起来对土非常熟悉,但实际在某种程度来说,我们对它很多方面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这也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我们研究的是‘熟悉的陌生人’。”他笑着说。

image-20231024093358-3

 岩土-地下结构耦合体系的多尺度计算方法

 

产教融合:

服务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黄林冲多年来扎根地下空间、隧道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围绕重大工程结构安全与防灾减灾这一主线,在服务地方经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安全领域取得了诸多成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更重要的是,黄林冲始终牢记教书育人初心使命,注重将校企合作案例引入教学,将科技前沿与行业领先动态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鲜活的实训实践。他和团队参与了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重大工程的研究工作。比如,广湛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内在建里程最长、投资体量最大的高铁项目。通车后,不仅能大大缩短广州和湛江两地的时空距离,实现广州中心城区至湛江中心城区90分钟互达。“我们参与广湛高铁的施工建设,对湛江的岩土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将来琼州海峡的隧道或桥梁建设做着准备。”他说。

       他常说,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天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保鲜剂,科研成果必须回归课堂、服务社会,对于工科来说,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服务于实际工程建设的学术成果才是有意义的。

       他积极带领学生走进行业一线和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增进对工程行业的热爱,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增强学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和内驱力;他总是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工程实践检验学习效果,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质量,拓展学习边界。也常常教导大家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

image-20231024093451-4

带领学生深入工程一线